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啦啦文学网 > 现代都市 > 完整版扶摇直上

完整版扶摇直上

徐福 著

现代都市连载

《扶摇直上》中的人物赵泗嬴政拥有超高的人气,收获不少粉丝。作为一部小说推荐,“徐福”创作的内容还是有趣的,不做作,以下是《扶摇直上》内容概括:穿越大秦,成为出海为始皇求长生药船队的一名船员......飘洋八年,终回故土,成为大秦第一位海归。嬴政:可有仙山?可有仙人?可有仙药?赵泗:无......始皇帝:无功而返,此乃死罪......赵泗:“臣有物要献!”说罢,赵泗摊开一块破布,掏出几袋子皱巴巴的种子。“陛下,此乃世界地图,大秦尚未四海归一,此乃红薯土豆,亩产千斤!此乃......

主角:赵泗嬴政   更新:2024-09-13 07:1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赵泗嬴政的现代都市小说《完整版扶摇直上》,由网络作家“徐福”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扶摇直上》中的人物赵泗嬴政拥有超高的人气,收获不少粉丝。作为一部小说推荐,“徐福”创作的内容还是有趣的,不做作,以下是《扶摇直上》内容概括:穿越大秦,成为出海为始皇求长生药船队的一名船员......飘洋八年,终回故土,成为大秦第一位海归。嬴政:可有仙山?可有仙人?可有仙药?赵泗:无......始皇帝:无功而返,此乃死罪......赵泗:“臣有物要献!”说罢,赵泗摊开一块破布,掏出几袋子皱巴巴的种子。“陛下,此乃世界地图,大秦尚未四海归一,此乃红薯土豆,亩产千斤!此乃......

《完整版扶摇直上》精彩片段


这个时代条件有限,没有科技弄不出来特别可口的食物,毕竟赵泗不是什么大厨。

炒菜倒是可以考虑一下,不过这个时代制造铁锅貌似还有技术壁垒尚未攻破?

赵泗王离二人闲聊之间,小鼎沸腾。

锅里辣椒麻椒牛骨菌子上下翻腾,有菌子的鲜味,牛骨头的香味,辣椒和麻椒的麻辣,顺着水汽不断上浮。

将案几上摆着的形状如同虎蹲一般的形盐掰开一块一块的放下,待融化开来以后,用羹勺尝试咸味是否适中。

美妙的味道在口中绽放开来。

香!

理智上来说赵泗清楚自己捯饬出来的没有科技于狠活的火锅肯定比不上现代的工业化火锅。

但实际入口,只让赵泗恨不得吞下舌头。

盖因为来到这个世界食物太过于匮乏,还是头一次尝到味道这么正的东西。

“好了!可以置肉了!”赵泗拍手!

王离迫不及待将仆从片好的牛肉羊肉分开放入,赵泗又置入一些青菜菌子。

二人满怀期待的等待着锅里的食材逐渐上下翻滚,牛肉逐渐变色。

牛肉片的不算很厚,薄薄一层,鲜牛肉,没有冷冻,熟的也很快。

赵泗习惯吃熟透了的东西,没有立刻捞出,王离已经迫不及待的将煮好的牛肉捞出。

肉香味,从未闻过的辣椒味,搭配上麻椒,菌子的鲜,骨汤的香,全部汇集在这一片小小的牛肉之上,味道直冲王离肺腑。

急不可耐的放入口中,各种香味自口中散开,伴随着咀嚼又融合交汇在一块,让王离口中生津。

“香!”王离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想不到如此吃食,竟然能够美味至此!”

秦朝时期的煮,其实就是火锅的前身。

老北京的涮铜锅,意义都差不多。

无非就是火锅有锅底,古代哪有人去捯饬锅底?

骨汤肉汤肯定有,但是没有搭配辣椒麻椒菌子这些香料,食物在里面一煮煮上许久,吃起来的味道可就差远了。

“同食同食!”王离招呼赵泗,二人一同食之。

火锅的香味遮住了麻辣之味,赵泗是好辣之徒,放的辣椒麻椒不在少数。

王离初吃只觉得辣椒和麻椒对味蕾的刺激让人欲罢不能,吃上一会只觉得嘴巴麻木。

可偏偏那种令人愉悦的味道在舌尖味蕾又仍在不停的绽放,令人欲罢不能。

赵泗也是如此。

辣本身就是一种痛觉。

吃辣也本身就是为了享受味蕾被刺激被动分泌的愉悦因素。

赵泗和王离两位都是合格的老饕。

你一口我一口,牛肉羊肉纷纷落入锅中。

原本二人是一人一鼎,分案而坐,还有些不太熟悉人面前的矜持。

因为捯饬火锅的原因,只能用一个鼎煮,二人就从原来的一人一案变成两人一案。

两个人隔着小鼎相互对坐,乘着食材案几被二者推到一旁而不是摆在面前。

之前都是正襟危坐的跪坐姿态,眼下二人皆是盘膝而坐,你一口我一口好不快活。

王离甚至都没有空隙和赵泗闲聊海上的事情,只有在等待食材煮熟的间隙会有一搭没一搭的和赵泗聊天。

这锅是越煮越辣,俩人也只觉得越吃越香。

甚至二人的嘴巴都已经完全麻木发胀,不过二人都并不在意。

赵泗看到王离的嘴巴已经肉眼可见的胀大,赵泗估计自己也差不多。

不过无所谓,形象?形象是什么东西?

不过嘴里辣喝水就多,一旁用小壶子盛着的酪浆早已经被喝完,现在换上的是一种新的饮品。

一种不知名果子的发酵物,也是没有酒味,以酸为主,后味比较甜,味道是比较清香的味道。

赵泗还挺喜欢喝这个时代的饮料的。

味道属实不错。

包括酒类。

这个时代的酒大部分以米酒黄酒果酒为主,而并非白酒。

度数不高,还有粮食味道,喝起来别有一番风味,很难喝醉相比较于酒水更像是一种饮料。

得亏不是酱香科技,若不然赵泗少不得头疼一番。

赵泗和王离两个老饕一边吃一边喝,很快二人案几上的牛羊肉被横扫一空。

置于鸡肉?

正经人吃火锅谁吃鸡肉啊?

王离放了一块,尝了尝,味道一言难尽,比起来牛羊肉差了老鼻子远,也就置之不理了。

青菜也被讲究营养均衡的赵泗扫荡完毕。

王离平日里也是食量惊人之辈,可是现在竟然吃的肚子溜圆,撑得不行,以至于正襟危坐都有点不舒服,得一只手向后撑着把肚子释放开来。

赵泗差不多也是这个形象,他吃的也不比王离少。

眼下二人,都是一条腿盘着,一条腿伸着,两只手向后撑着,两边是一片狼藉的案几,看起来没有任何风度可言。

赵泗注意到了王离如此的模样,又看到王离肿胀的嘴唇。

红彤彤厚厚的大嘴皮子,配在任何一张脸上都很喜感。

王离看赵泗也同样如此。

二人相互打量对方,王离最开始意识到了自己的不雅,相比较于赵泗,王离更多的受到了这个时代礼仪规矩的熏陶,本想即刻调整,又注意到赵泗同样如此,再一看赵泗性感的大嘴皮子,怎么都严肃不起来,一张嘴哈哈大笑,两张大嘴皮子上下蹦哒。

赵泗一看也蚌埠住了,二人相互指着对方开口大笑。

笑了一会就笑不出来了……

因为停下吃食以后,对味觉的香味刺激停了。

麻椒辣椒的后劲没了食物的掩饰,一股脑的涌上来。

赵泗只感觉自己的两片大嘴唇子都不是自己的,摸上去都没有啥感觉,嘴巴里不断口水,舌头辣的在口腔顾涌。

王离也是差不多的状态,大口喝水喝了几口,肚子撑得又实在喝不下去,打眼一看赵泗正在吸溜吸溜的在那大口吸气吐气,一只手在嘴巴旁边不断煽动。

嘶!哈!嘶!哈!

王离也跟着模仿,嘴里果然舒服了很多。

只是一时不备,嘴巴里因为不断的麻辣刺激分泌的晶莹口水顺着嘴角泄出一坨滴滴答答的落在衣服上地上。

赵泗正在吐气,张着大嘴流口水的王离,大笑了起来。

王离的形象,逐渐被他撕下标签,而活生生的在他脑海里回应。

(求追读!)




“制盐一事,我父已发急奏,奏于陛下。”王离老半天看不懂赵泗画的到底是些什么东西,开口说道。

“嗯……等陛下归咸阳,想来也差不多弄好了。”赵泗点了点头。

之前只是实验,真要用到大规模生产,肯定不可能用布匹过滤,也不可能继续用木柴煮干水分出盐。

这时代布匹挺贵的还是,木柴在这个时代不算贵,但也绝不便宜,现如今盐价贵就是因为产盐大头的沿海地区仍使用煮盐法而不是晒盐法。

“话说……”王离往赵泗旁边挪了几下开口说道。

“你还没想起来家在何处么?”

和王离接触有些日子,自然也谈过籍贯这个问题,赵泗依旧用出海是遭遇风浪摔了脑袋敷衍了过去。

实际上他哪里是想不起来,他穿越的时候压根没有记忆。

他甚至连话都不会说也听不懂。至于名字,也是从其他孩子口中得知自己叫泗。因为想不起来姓,又不习惯没有姓,赵泗又恰好有一块刻着赵字的木牌,想来是什么护身符之类,索性自称赵泗。

听起来和尼古拉斯赵四的名字一样,多少还能提示一下自己是一个穿越者。

彼时赵泗人在海上,周遭又多是同龄孩子,又有金手指相助,赵泗才得以慢慢熬过困境。

从最开始的连说到比划,再到最后说的一口流利的本地方言。

值得一提的是,咸阳的官话并非如同现代的陕西方言一般。

时代相差太久远了,赵泗初来乍到说实话和听外语也差不多。

“我倒是差人打听了,咸阳周遭没有听说有名叫赵泗的童子应役。”王离开口说道。

得益于秦朝出色的吏治,像是这种大型徭役,基本上各地官府是有具体到本地服役人员的姓名记录和备案的。

“不过你给的名单倒是查出来几个名字,也不知道到底对不对。”王离开口说道。

赵泗让王离帮忙的是查询带回来已故船员的骨灰坛子。

有很多船员只有名字,籍贯不清,赵泗不知该安葬何处,干脆委托王离查询一下,看看咸阳本地又没有对应之人。

“帮我送过去吧!”赵泗开口说道。

“现在还没查清楚,可能有重名之类。”王离道。

“他们自己都记不清楚自己籍贯,况且就算有重名,只要是当初随船出海的,现在还没回去的要么留在扶桑,要么死在海上。就算是同名同姓,谁也分辨不出来。”赵泗开口说道。

他不是想糊弄了事。

而是出海这件事,没有回来的,就算留在扶桑的,对于这边的亲人来说也和死了没有太大区别。

不管是不是同名同姓,把骨灰送回去,好歹双方都有慰籍。

总算不至于将那些记不清自己籍贯的船员骨灰随便草草掩埋,真要是同名同姓,这么有缘就权当认个干亲。

这个时代毕竟没有摄像机,船员们甚至连自己的验传都已经遗失,这种情况下不可能百分百肯定万无一失。

能做到名字和出海应役的名单对的上已经是这个时代的极限,出现重名,也只能说缘分使然。

这事做到这里已经算是做到头了。

“那便如此,你将他们的遗物给我,我差人送去。”王离点了点头。

咸阳本地对应上的名字也没几个,渔夫出海的三千童男三千童女,遍布各地,王离带走了几个,留给赵泗的还有几十个坛子。

“多谢!”赵泗起身作揖。

接下来几日,赵泗都在忙着捯饬自己的数学公式。

主要是这玩意太长时间没用,好多都已经记忆模糊。

不过毕竟是学过一次,全神贯注的去回忆,也不是回忆不出来,只是很多回忆比较片段和模糊。

赵泗想出来以后不确定对错,又得反过来照着公式验算好几次。

验算一次根本不够,因为有的时候错误的公式机缘巧合之下也能够达成正确的结果。

勾股定理

三角不等式

圆面积计算公式

圆周长计算公式

抛物线方程

锥体积面积

圆球体积

赵泗想起来的东西很多,也很杂,甚至有些公式反复验证以后明明是对的,赵泗依旧觉得自己写出来的和当初学的不是一个东西。

对于确定的,赵泗都打上了对号。

一些验证过依旧觉得不对的,打上问号。

以赵泗现在的水平肯定做不到逆推原理证公式对错。

甚至很多公式的原理赵泗压根就完全想不起来的,单纯的只记得公式。

没办法,赵泗的水平只能做到如此,至于原理什么的只能等这个时代的人学习以后继续填充了。

连续十几日,赵泗除了和王离唠会嗑看看匠人们捯饬的工具,就是回忆和验算这些数学公式。

毕竟学过一次的东西,而且赵泗当初数学成绩还不错,一时半会想不起来很正常,全神贯注想个十来天,总能想起来一些。

主要的体积面积计算公式赵泗基本上已经想的差不多了,这些都是日常能够用得上的东西,而且还十分实用。

再深奥一些的有些是记得不清楚,有的则是不敢确定,不过赵泗也都记录了下来。

“算是告一段落了!”赵泗看着面前案几乱七八糟写满的缣帛长叹一声。

数学这玩意,学起来真的令人头疼,没料到,这都穿越大秦,还得再受一次折磨。

“成了?”王离在一旁兴奋开口。

“其他的也记不起来了。”赵泗点了点头看着王离高兴的面容有些疑惑。

“你这么开心做甚?”

“再不成我也没钱了……”王离翻了个白眼。

赵泗来是种地的,不是来搞文学创作的,若是使用竹简走军中经费报销倒也无可厚非,但是赵泗用的是缣帛,这玩意可比竹简贵多了。

“这么贵?”赵泗听王离开口哭穷有些呆住。

“这些时日你用的缣帛够在咸阳城上等地段买一处大宅子了!”王离开口。

赵泗因为需要不断验算试错,在竹简上写实在不够爽利,故而询问王离又没有更方便的书写材料,王离二话不说弄来了缣帛。

那是没想到赵泗是一个劲的用,压根不心疼,这玩意是奢侈品,昂贵的很,没办法报销,全是王离给赵泗自掏腰包。

赵泗自己则是只知道缣帛会贵一些,但是压根没想到会像王离说的那么贵。他确实不太了解这个时代的物价,来到大秦以后,除了漂洋过海,登陆以后赵泗甚至连集市都没去过,不可能清楚缣帛的具体价格。

如今听完王离的话,赵泗只觉心疼不已。

“这玩意……洗洗还能卖不?”




“海上是何等模样?”翌日,打从驿站离开以后,蒙毅主动开口询问。

“水,到处都是水。”赵泗百无聊赖的回答到。

“如大九州说一般?汪洋环绕?”蒙毅再问。

“嗯,时有风暴,倾覆于海上基本是十死无生。”赵泗点了点头,不过却对蒙毅口中的大九州说提起了兴趣。

这个时代已经对海外有一定的研究了么?

“何谓大九州说?”赵泗开口。

蒙毅笑了一下派人送来了《邹子》《邹子终始》《大圣》等书。

“看完后,若有疑虑可以问我。”蒙毅笑着说道,他对徐福的观感并不是很好,相应的对于赵泗这个夺船出海不负王命的少年人观感就好一些。

赵泗看着手里的竹筒陷入了沉思,面对蒙毅突如其来的友善,赵泗并没有拒绝,而是认真的问了蒙毅一个问题。

“不认识的字也可以问么?”赵泗略显尴尬。

他毕竟是一个现代人,出海的时候又完全丧失了记忆。

在船队停泊扶桑的日子里,赵泗有在努力的学习当代的文字和语言,可是说话学起来简单,识字学起来可没那么简单。

因为说话人人都会说,认字可不是人人都会。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时代的小篆真的真的很复杂很难写,除了某些通用文字以外,赵泗压根就和记忆中的汉字对应不起来。

眼下的赵泗,认识的字并不是特别多,阅读能力很差,想要看完一本《邹子》都是问题,蒙毅属实是太高估了自己。

蒙毅顿了一下尔后点了点头道:“可!”

赵泗脸上露出笑容,身为一个现代人,根本无需解释读书识字的重要性。

尔后几日,赵泗拿出了头悬梁锥刺股的气势。

毕竟身边有一个白来的先生,蒙毅文化水平高不高赵泗不知道,但是肯定比自己文化水平高。

赵泗突出了一个多看,多问,保留自己的意见。

一边看,一边问,一边识字,用了许久才把这几本书大略看了一遍。

看完的时候,车架已经来到了咸阳。

蒙毅和赵泗一行人也即将分别。

“陛下很看重你们!好好干!”蒙毅拍了拍赵泗的肩膀。

在大概明白了邹子的思想以及对世界的认知方式以后,赵泗大概有了一定的了解。

赵泗上辈子压根没听说话什么邹子,上一辈子作为一个现代人,谁会深究这种东西?

春秋战国耳熟能详的,无非也就是老子庄子墨子孔子等人,出身阴阳家的邹子对于现代人来说就显得有些默默无闻。

当真正读了邹子的巨作以后,赵泗才能够大概理解为何蒙毅赠自己邹子书。

因为始皇帝,很重视邹子的学问。

首先,邹子终始里提出的五德始终说为秦始皇代周提供理论基础。

即邹衍说“五德从所不胜,虞土、夏木、殷金、周火。”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土克水。

而秦人尚黑,黑属水,恰好对应水德,代周而立合情合理。

而大九州说更不用提了,赵泗可以肯定的是,大一统以后,只要想要继续对外扩张,就必须以大九州说作为理论依据。

生活在齐地,比邻大海长大的邹子,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浮现出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和猜测。

而这个猜测相比较于九州说,更加准确。也更加符合大秦的国情。

大秦如果想要扩张,就不能推崇九州说的理论。

否则质疑者必以九州说为论,言问天下一统,其余皆为不毛之地,会给扩张带来很强的思想阻碍。

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打从一统天下以后,九州说就应该被扫进上个时代的尘埃。

一统以后,不管从任何方面来看,九州说都只剩下了考古价值,客观来说,后世诸夏形成的天朝上国高傲自大的思想和九州说是有一定关系的。

“蒙毅!”赵泗握着手中蒙毅亲手批注的经书看着蒙毅离开的背影露出几分感激。

蒙毅的无私帮助不仅仅在于让赵泗学到了大量的知识。

还有难能可贵的提点。

读懂邹子,看懂大秦国情,就知道始皇帝为何如此看重赵泗一行人的出海归来。

“嘶!那这么说来,大秦岂不是真的有可能进行殖民扩张?”赵泗看着手中邹子巨作倒吸一口凉气,为全球变暖出了一份力。

和其他时代的国情不同,大秦的基本国策就决定其必须不断的向外膨胀,不断的向外转移压力。

压力如果过大,或者持续无法向外转移,那么这个国家就必然崩塌。

赵泗感觉自己有了一些头绪,但是又有点想不明白,毕竟他不太清楚这个时代的具体律法,不明白秦朝耕战体系的根本架构。

但他能够模糊的感觉出来,向外转移压力是一个不错的手段,前世美帝经常如此,虽然无耻,但是架不住好用。

只要能够一直赢下去,不对,不需要一直赢,只要有足够的收获即可!

而这一次,自己带来了世界地图,还有四百多名有成熟航海经验的船员,还有这个时代第一份远洋海图。

不客气的说,赵泗完成了最难的,从零到一的突破。

而恰好,大秦拥有这个时代顶尖的造船技术,是唯一有能力进行跨海航行和打击的国家。

二者结合,赵泗眼睛眨了眨。

他还真不确定,大秦会不会因此踏上对外掠夺的道路,毕竟国情不同,大秦的内部压力太大,必须转移压力。

南北两个方向,收获明显不足,大秦需要一条收获更大的方向。

可是这个时代的大海,真的能给大秦带来足够的收获么?赵泗不知道,毕竟这个时代除了大秦和廖廖一些国家,说其余地方都是原始人都不为过。

联想到四百多个船员籍贯单独成册,联想到蒙毅赠书,赵泗可以肯定的是,或许自己赠上世界地图的第一时间,始皇帝已经有了征服扩张的想法。

始皇帝是不可能信奉九州说的,作为秦国的帝王,他必须信奉大九州说!




韭菜炒鸡蛋?

辣子鸡丁?

小白菜烧豆腐?

有了锅之后,不用局限于吃火锅,赵泗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

可惜的是,因为带回来的很多蔬菜都还没有长成,目前大秦本土的食用蔬菜赵泗有很多都不认识,可以选择的菜式少得可怜。

赵泗撸起袖子,叫王离弄来几只老母鸡,准备弄个全坤宴。

先来一个韭菜炒鸡蛋,这个菜式是中原最古老的炒菜,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朝,甚至于春秋战国时期韭菜和坤蛋的搭配就已经为人称道。

《周礼》有言,韭以卵,麦以鱼,黍以豚,稻以雁。

只不过汉朝之前韭菜和鸡蛋的搭配更多是煎,汉朝以后才出现了第一份韭菜炒鸡蛋。

先下入油膏,块状的油膏在高温的锅里缓缓融化,赵泗推动油膏浸润锅壁,油水缓缓沸腾。

打入鸡蛋,轻轻打散,搅和三两下就已然定型,捞出成型的鸡蛋,下入韭菜,点些青盐,待韭菜稍熟,将鸡蛋置入。

短短一会,大秦时代第一份韭菜炒鸡蛋新鲜出炉。

尔后是辣子鸡丁。

除了下去播种的辣椒,赵泗留下了一部分以解口腹之欲。

本来是够吃的,但是有了王离这个老饕的加入,辣椒被消耗的速度成倍上升,这才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剩下了一小半。

辣子鸡丁弄好,赵泗又吊了一锅老鸡汤。

配上山菌野味,又有高汤吊鲜,可以说鲜到了极致。

简简单单,两菜一汤,新鲜出炉。

王离一口老坤汤入口,鲜的简直合不住嘴。

再来一口辣子鸡丁。

好耶!是我最喜欢的特辣!

平平无奇的韭菜炒坤蛋,也使人倍觉美味。

而另一边,始皇帝还在乘车赶回咸阳的路上。

眼下的始皇帝也在蒙毅的陪同下用膳。

屏风之上,悬着赵泗亲手绘制的世界地图。

案几之上,是被始皇帝盘的秃噜皮的红薯土豆。

“陛下,琅琊十六艘大船已经修缮完毕,其余四艘,仍在建造之中,等到建造完成,估摸还得五六个月。”蒙毅开口道。

实际上一艘海船从开始建造到入水周期很长,平均建造周期在三五年左右,主要是因为建造船体的木材需要各种工艺,同时还需要时间阴干等……

但是这次始皇帝只要求再添四艘海船补齐二十艘,故而很多方面都可以省略。

譬如需要长时间阴干的木材等,可以直接从其他船上拆,亦或者直接挪用阴干处理完毕的木材……

不是什么大数目,不用从零开始,琅琊当地因为徐福多次出海的原因,本就有建造海船的经验,材料达标的情况下只需要组装即可。

“嗯……”始皇帝应了一声,并没有作答,而是安心用膳。

蒙毅心里知道,始皇帝多半是因为赵泗的归来和带回来的消息,对海上起了想法。

陇西那边,蒙恬已经将匈奴驱逐出河套地区进无可进。

再继续兵力推进不是不行,但是剩下的地方都是荒芜之地,又无险可守,战线拉的太长了,现在虽然大秦占据了最为肥沃的河套地区,但是迄今为止依旧是中央在通过秦直道在向陇西输血。

至于百越,任嚣赵佗那边进展不算太大。

任嚣赵佗奉行和辑百越的政治策略,进度颇为缓慢,虽然始皇帝不太乐意,但是对于百越确实没有更好的办法。

最开始确实强攻百越过一次,屠睢带领三十万秦军进击百越,击毙西瓯部落首领“译吁宋”并占据了番禺一带的广东地区。

但在以后的推进战争中却屡次失利,最终持续了三年的征战以失败告终,连主将屠睢也在战争中被杀。

在此之后,任嚣才闪亮登场。

至于赵佗,屠睢南击百越的时候他是副将。

屠睢之后任嚣主导百越之事,赵佗还是副将。万年老二了属于是。

赵佗的舞台并不在现在,而是在秦二世胡作非为,任嚣病故以后。

不过总的来说,换了一个领导以后,任嚣和赵佗的政治思路一样,二人主导下的百越战场,对比于蒙恬北击匈奴迅速拿下河套地区有所不如,可是每年依旧在稳步推进,只是这个速度太慢了。

南北二地进无可进,始皇帝想要开海无可厚非。

“陛下,驺奉前段日子曾经上书,想要一观海图。”蒙毅思索之后适时开口。

驺奉,驺子驺衍的直系后代。

当代阴阳家不可忽略的人物,秦定水德,政权更替的合理性和解释,就是驺奉负责的。

秦覆周而立,不管怎么说都要有一种官方解释。

邹子的五德终始说就发挥了作用。

邹子提出虞土、夏木、殷金、周火”的解释。

又说,代火者必水。

秦灭周王室,是承担了很大的舆论压力的。

驺奉适时出场,秦尚黑,为水德,代周者,秦也!

同时驺奉以五德终始说,邹子始终,等相关书籍作为理论依据,对秦国灭周的舆论以及正确性起到了极大的辅助作用。

也解释了秦朝一统天下的合理性。

能称子者,基本上他们的思想都能被拿来引用解释政权的合理性了。

秦克周之时并非没有异议,没有舆论压力。

毕竟周王室再怎么吉祥物,也存在了八百年!

那可是八百年!

驺奉当时可以说是一人独战天下名士,在驺奉带领下的阴阳家为秦国分担了极大的火力。

作为回报,阴阳家的核心理论得到了秦国官方背书,大九州正式能够被拿起来和九州说相提并论,始皇帝亲自承认五德始终说。

不太能打的阴阳家,因为驺奉的选择,突然就变得能打起来。

始皇帝并不是一个不会回报的人。

如今许多年过去,驺奉早已经功成引退,隐居故乡齐地,不问世事,安心教授弟子。

驺奉的上书始皇帝看过,还特意派人复制了一份赵泗带来的世界地图和海图给驺奉送去。

听蒙毅再次提起,始皇帝瞬间清晰。

驺奉!

阴阳家!

大九州!

学术的争端都是你死我活,如果有机会干死九州说,阴阳家必然会不遗余力。

(今天当一次懒狗,只有一更,昨天熬夜打游戏了,有点不再状态,而且也到剧情转折期了,我想一想后续剧情怎么展开。)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